一、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1、组建了非典防治隔离病区、发热门诊,先后有200多人次到隔离病区、发热门诊参加非典防治工作,共诊治500多发热病人;
2、组织肖志坚、支凌翔等32人参加“防非”省级医疗队,深入新乡地区8县市,支援农村防治非典,圆满完成了任务;
3、马永昌同志参加了河南省防治非典专家组,并被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授予河南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
4、李金兰、樊春保等同志参加了新乡市防治非典专家组,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5、非典期间共有6个集体和66名个人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卫生厅、新乡市委、市政府、卫辉市委、市政府、和学院、医院的表彰;
6、非典防治期间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6月在防治非典期间业务收入仍比去年同期增长16%;
二、加强内涵建设,医护质量稳步提高
7、建立健全了全院全程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完善了医院、科室、个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用零投诉的目标管理和优化医务人员服务规范,实行了一次投诉待岗制,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
8、实施了临床用药督导制度,促进了药物合理应用,开展了医师和临床药师查房工作,抗生素使用率达到了省厅小于50%的目标要求;
9、以预防为主,控制院内感染,全年院内感染控制率为1.7%,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10、认真落实护理管理目标,采取对外交流和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先进护理理念,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理论考试达标率100%,操作技能考试达标率97.7%,全方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11、胸科楼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结核病患者的就医环境。2003年8月,卫生厅正式授予我院第二名称—河南省结核病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12、以医院为主体构建5大网络,以科室为主体构建3小网络,开展了优质服务“五个一”工程,扩大了服务半径,改变了病源结构,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13、我院与伊美尔整形美容国际连锁机构、河南智益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筹建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提高了我院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14、制订了《新乡医学院一附院高学历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高层次人才管理规定,开展“人才工程”建设,实现了由重学历、重资力到重能力、重业绩人才标准的转变,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落到了实处;
15、制定了《关于我院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通知》、《新医一附院科研立项课题配套经费管理办法》,全面规划并实施了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与扶持学科建设工程、科室特色项目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了医院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6、建立了河南省重点与特色专科(神经外科、小儿内科两个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心血管病、结核病两个省卫生厅特色专科);新乡医学院重点学科(神经病学)与重点扶持学科(儿科学);医院重点学科(心胸外科学、内分泌学、医学影像学、呼吸病学、血液病学、普通外科学)和扶持学科(眼科学、骨外科学、传染病学)三个重点学科梯队,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合理;
17、与同济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研修班已结业,第二届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开班,招收了64名学员;
18、为全院600余名医务人员建立了继续教育档案,组织开展了“百名专家百场报告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12次;
四、强化附院意识,教学、科研再上新台阶:
19、承担了学院42门理论课67%的教学任务,完成10170.6个教学时数,省优课程由3个增加到4个,硕士点由2个增加到5个,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20、参加学院举办的临床教师教学竞赛,吴隼获得一等奖,李荣、张杰、李琼、杨君、赵得安、张贺等同志获得优秀奖;张英杰被新乡市委教育局评为新乡市文明教师。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了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21、完成了2000级儿科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学位申请,2001级硕士生教学管理及论文开题工作,安排了2003级硕士生进入临床实践,眼科学、中西医结合科学顺利通过硕士学位申报工作;
22、投资147万为中心实验室增添了图像分析仪、免疫发光仪等设备,为研究生的培养及科研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3、参加了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耐多药结核病综合病治疗的研究及国家药监局芪甲补阴利肺胶囊治疗肺结核临床研究,获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
24、全年共开展新业务、新技术95项,发表论文104篇,出版专著2部,省教育厅科研立项12项;
五、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树立经营理念:
26、全面启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部分科室护士长、城乡医疗协作中心、劳动服务公司、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竟聘上岗;
27、改革现有分配制度,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临床、医技、党政、后勤从高到低的分配原则建立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28、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完成了行政后勤人员定岗、定编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服务成本;
29、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严格财务管理与监督,全年审计金额1.05亿元,审减376.8万元,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力度加大,通过招标采购,为医院节约资金200万元;
六、完善基础设施,为医院发展营造良好空间:
30、全年用于购买医疗设备费用400余万元,诊疗条件进一步完善。
31、加强医院整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实验室、外科病房楼12128平方米的维修和装修工程,拆除危旧建筑6071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达12399平方米,医院人、物流向更趋合理,环境更加美观。
31、投资150余万元,建立了集临床、检验、影像、财务管理等系统为一体的HIS系统。
七、加强党的建设,为医院和改革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33、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了管理规范,廉洁高效,团结战斗,干事创业的医院领导集体,医院党委获得了全国省级医院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被学院党委和新乡市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34、坚持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在保持医院工作稳定的前提下,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90%主要职能部门实行干部交流,完成了中层干部换届调整工作。
35、实施目标管理,党委和院长与党委成员和副院长、中层干部与主管院领导签订了2004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书,完善了以实绩为主的考核制度。
36、按照未来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对干部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培训。
37、完善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召开了3次职代会,就财务预决算及职工关心的医疗区整体规划、职工去世善后、退伍军人接收安置、人事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审议,达成了共识,凝聚了人心。
38、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维护医学圣洁,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活动,各科室与医院签订服务承诺,实行了一次投诉待岗制。
39、刘东亮同志被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政研会授予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优秀党委书记,齐良田同志被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政研会授予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4个集体和139名党员分别受到省、学院、医院的表彰。
七、重医德倡文明,经济、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40、筹建了1200余平方米的职工活动广场,添置了各式户外健身器材,职工收入同比增加24%,职工福利待遇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1、坚持二两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卓有成效。自编戏剧小品《“红包”案调查》获新乡市纪委、监察等5部门联合举办的反腐倡廉文艺演出特别奖。
42、坚持了纠建并举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4.8%,患者对医院的服务综合满意度达93%。
43、2003年住院患者20100人次,同比增长11%,救治急诊患者8742人次,同比增长21.56%;全年业务收入达1.167亿元,同比增长26%,超额完成了学院党委下达的增长10%的任务。
上一篇: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大事记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了
友情链接:新乡医学院 |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7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新乡卫辉健康路88号 邮编:453100 医院咨询电话:13803800007 0373-4403114
copyright @ 2004-2024 by www.xyyfy.com. all rights reserved